打开APP

BMJ:减重还护心!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隔日禁食在所有间歇性禁食中减重效果最好,还有额外护心收益

来源:奇点糕 2025-07-01 10:21

研究较为全面地评估了间歇性禁食、持续能量限制和自由饮食对体重减轻和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的影响。

间歇性禁食是常见的减重干预措施,可以分为限时进食(TRE,如每日16小时禁食、8小时进食)、隔日禁食(ADF,即每隔一天禁食24小时)和全天禁食(WDF,每周1–2天完全禁食)三大类。

有研究表明,间歇性禁食可能比持续能量限制在改善体重、控制血糖、血压等方面更具有优势,然而,比较间歇性禁食、持续能量限制与自由饮食对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影响的研究较为有限。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不同饮食模式对心脏代谢影响的随机临床试验进行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

研究共纳入99项随机临床试验,涉及6582名不同健康状况的成年人。分析结果显示,与自由饮食相比,所有间歇性禁食和持续能量限制饮食策略均有助于体重减轻。在所有饮食方法中,隔日禁食的体重减轻最显著,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得到改善。

共6582名参与者纳入分析,平均年龄为45岁,BMI中位数为31.3,66%为女性。参与者的健康状况各有不同,一些患者超重或肥胖,有1型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酒精性脂肪肝,总体上有720人身体健康,5862人存在健康问题。

按照各饮食模式的体重减轻效果来分析,与自由饮食相比,隔日禁食的减重效果最佳,平均减重3.4kg,其次为全天禁食,平均减重2.36kg,持续能量限制平均减重2.11kg,限时进食的减重最少,为1.72kg。

将饮食干预时间分为短期(<24周)和中长期(≥24周),再来分析各饮食模式的减重效果。短期干预情况下,隔日禁食的减重效果明显,但是与持续能量限制和限时进食相比差异不大;长期干预情况下,所有限制性饮食策略的减重效果都优于自由饮食,同时不同饮食模式之间的差异趋于减小。

再来看心脏代谢相关变化。与自由饮食相比,限制性饮食策略下,参与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有所改善,糖化血红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变化。隔日禁食参与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心脏代谢指标改善。

依从性方面,长期干预过程中,全天禁食的依从性显著下降,限时进食和持续能量限制的依从性相对较高。

总的来说,研究较为全面地评估了间歇性禁食、持续能量限制和自由饮食对体重减轻和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的影响。目前的证据表明,热量限制和间歇性禁食在改善心脏代谢风险方面具有一定获益,但是间歇性禁食并没有显著的额外优势。并且,在长期干预过程中,所有饮食策略的获益均普遍减弱。未来还需要长时间的高质量随机临床试验,阐明这些饮食策略的长期效果,以及在不同人群中的影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